看了八集《王牌部队》,让人无比怀念《士兵突击》!当代军旅剧的天花板真的不是盖的,即使时隔十五年,依然还没有被突破。那是理想和童话,但是却是无比真实而深刻,激发了很多人当兵的欲望。 可是如今这部《王牌部队》,真的是一言难尽。放眼最近几年的军旅题材作品,真的是断档了。不仅仅是作品的断档,更是演员的断档,新一代演员可以说没有动作演员,因为这不是如今所追捧的对象,硬汉是不存在的,都成为了鲜肉级别的,让一个个青年偶像出演军旅题材作品这本身的选角就存在问题。无奈啊,这就是现实,是市场资本权衡的结果。《王牌部队》首播,收视话题登顶热搜,网友们拿着一张CSM的城市网数据图疯传,在那张图上,《王牌部队》首播收视一度超过了1.7%,位居所有电视台首位,看清了,是所有电视台,包括央视。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问题,对于一部新剧来说,这样的收视直接碾压央视,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电视机前的观众和网络上的用户是大不相同的,所以这样一份收视图是完全不可靠的,是没有一点权威性的。其实从2019年年底,广电总局就已经上线了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而这就是如今最具权威的收视统计,每周周二会发布上一周的收视情况,而与之相一致的就是酷云收视系统,可以实时查看收视。也就是说这才是真正的权威数据。那么《王牌部队》首播的收视到底怎样。通过酷云收视查看显示,《王牌部队》的首播平均收视为0.3499%。 按电视剧类别排名,黄金档全部频道排第10位,卫视频道排第4位。 按全部节目类别排名,黄金档全部频道排第39位,卫视频道排第8位。 所以不管从哪个维度看,《王牌部队》远远没有热搜上那般夸张。在卫视中虽然排到了第四位,也处在第二阵营,与东方卫视、浙江卫视相差不大,但是与第一的湖南卫视就相差甚远了。当然有人会说那是首播,然后我们再来看第二日的数据,依然是如此,并没有明显的变化,甚至比首播还略微下滑。 所以尬吹收视,没有一点用处,不过是自欺欺人,甚至还存在虚假宣传的嫌疑,而真实的脱水数据也并不会被抹去的。更为可笑的是还被炒作到了热搜第一,真的是天大的笑话。 一份毫无可信度真实度权威性的数据被炒到了这样一个高度,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前不久官媒才刚刚痛批收视造假的问题,这可以说是行业毒瘤。据媒体公开的数据,一部剧卖了一个多亿,却花了9000万购买收视。所以高收视是怎么来的,就是花钱买来的。这也就是为何广电总局要统一标准的原因,真的是要规划行业发展,不然真的就乱了套,怎么可能制作出优秀的作品。 作为一部较为严肃的军旅剧,《王牌部队》已经播出的八集,对于主演的演技就不做评价了,因为没有必要。单从内容上来说,几乎可以说就是军旅偶像剧化了。前两集不用多说,不管是车站送别,女兵花痴,还是三个主演的各种挑逗捉弄,可以说是完全糟蹋了军旅剧,更是对军人形象的践踏。对于七情六欲乃人之常情,但是在八十年代初,在部队上,如此明目张胆地展现,就极其不契合实际,悬浮不堪。 在后续的新兵训练中,这应该是前面剧情最为精彩的部分,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完全弱化了,都是镜头的一笔带过,台词中介绍着多么辛苦刻苦,但是从镜头中丝毫看不出,山地越野行军,还是各种负重跑,这是最为基础的训练,也是极其考验耐力,锻炼人的,但是看不出这些新兵的辛苦,反倒是训练了一天,晚上更是个个生龙活虎,这样的当兵生活谁不向往呢? 当然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又开始了谈情说爱,而且是一个个进行,月黑风高,田地里,只见远方一头野猪,而石头后面一对男女在那打情骂俏,谁知,远方又一个新兵赶来,两男争一女,看来新兵的训练还不够狠,还不够累。 对于军旅题材作品不是不让有感情戏,而是不能喧宾夺主,更是不能脱离实际的乱来。《王牌部队》可以说在感情戏的把控上已经失控了。如果按历史背景来说,谢晋导演的《高山下的花环》无疑与这部剧的最为接近,看看人家的感情戏的刻画,依然有着甜味,但是却是淳朴的,真实的,克制的,符合时代背景的,符合军队生活的,更是不会乱来的。为何到了《王牌部队》这里就完全脱离了实际,按照如今的标准去演绎历史。不去描绘新兵刻苦训练也就罢了,但是过分讲述谈情说爱,就不要放在八十年代的部队,即使有也不是这个样子。 《王牌部队》作为S级大剧,明明在央视的年度片单中,但是为何首轮播出上不了央视,显然这也是一大原因。通过这部剧就能够看到为何军旅题材作品难出优秀的了,导演编剧们都想着迎合,都想着热度,而演员们更是断层了,没有年轻演员能够撑起军旅题材作品了,都是白面书生细皮嫩肉,怎么可能像吴京那样去部队体验几个月的生活,在剧中即使训练了好长时间,但是整个样貌气质和刚来时没有任何区别。 所以,对于《王牌部队》不要再尬吹了,请尊重一下那些默默守护我们的战士,那些流血牺牲的战士,他们不应该被如此糟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