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从来都是一个谜,即使对于伟大的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亦是如此。 马尔克斯,这位出生于1927年的哥伦比亚前记者可谓作家中的作家,大师中的大师。他的魔幻主义写作影响了世界,中国八十年崛起的余华、苏童等作家均受惠于他,甚至莫言的传记作家曾说“莫言只读了一页《百年孤独》,就兴奋得在房间里直打转转,然后就把这本书放下,开始写自己的小说了”,而莫言则将马尔克斯比作“应该远离的灼热的高炉”,坦称自己这20年来始终在跟马尔克斯搏斗。 未能免俗,诺贝尔文学奖自然不能不谈。诺奖往往被视为对德高望重者的青年时代才华的致敬,不少作家得奖之后也走过创作顶峰,而马尔克斯在以《百年孤独》登榜之后三年,却在他五十八岁那年出版了《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本在国外据说拥趸无数的作品,首映量是《百年孤独》的150倍,在中国却堪称寂寞,或是少了诺奖的荣膺,多了传统的束缚。 不过,这却是马尔克斯的另一面,和《百年孤独》一样重要的另一面,马克科斯甚至表示《霍乱时期的爱情》是他最好的作品,是发自内心的创作。他走下魔幻的神坛,步入日常的人心,不过谁知道呢,人心或许比想象更离奇呢?在主人公的悲欢爱欲背后,时代背景清晰浮现;但即使比起“先是从西班牙的统治中去的独立,而后又废除了奴隶制,这些都加速了贵族的衰落”的城市变迁,人的命运显然更为幽微曲折。 换而言之,没有《百年孤独》,也就没有《霍乱时期的爱情》,然而她们又如此截然不同,堪比两生花,一本炙热而玄幻,有如天马行空,宏大而汪洋恣肆,一本则舒缓而沉静,有如灵行水面,琐碎而暗涌万千。毫无疑问,《霍乱时期的爱情》是一本爱情小说,甚至是一本古典的、太古典的爱情小说,“一切都是严肃的,有分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