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陪玩到底是不是在打擦边球?行业竞争后谁能存活
来自 游戏真好玩融资融的风生水起的游戏陪玩平台也在逐渐意识到这类平台需要规避风险以及开拓新思路。年初,国内游戏陪玩平台「买萌」宣布完成融资,在完成此轮融资后,买萌成为了国内第三家融资额过亿的游戏陪玩平台。从表面上来看,游戏陪玩平台基本业务需求高、变现能力强;积累用户到社区社交后,能够形成高消费能力用户和硬核用户的流量入口,还有着广告变现的潜力。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219/4b954459f2714350a18b44e9bb001874.jpeg所以,这条逻辑鲜明的游戏陪玩赛道具有着很大的“钱途”,也自然受到了资本的一致垂青。但是,受到资本追捧的东西,却不一定是好的。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游戏陪玩”的本质是什么?有行业转交告诉小编,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变相的代练”,一种用金钱交换虚荣、破坏他人游戏体验、损人利己的事情。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游戏陪玩”赚钱的道理,和武侠小说中所描写的“血蛊”有几分相似。何谓“血蛊”?擅于使毒的门派喜欢培养一些奇毒怪虫,其中,“血蛊”会迅速地钻入中招者的身体中,吸取宿主血液为食,直至宿主死亡。其中,“血蛊”虽然借机养肥了自己,但宿主死亡后它也无法独活,最后只能同样死亡。其原理与现代医学中的寄生虫有几分类似。
帝國復興黨
同理类比事件本身,如果我们把整个游戏垂类大环境比作人体的话,买萌,比心等游戏陪玩平台就是一条条所谓的“血蛊”。在玩游戏时,很多人会有这样的体验,明明这把匹配的是白银局,结果感觉对面的一个人强到可以一打五,绝非本段位的水平。多次遇到这种情况后,玩家的游戏体验就会变得很差。而原本应起到维护游戏体验的排位匹配机制,也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久而久之,玩家的流失也会逐渐增多,最后整个垂类迎来末日。若一个如《王者荣耀》这样的大型垂类消亡,那么陪玩平台该板块自身的业绩也会相应下滑、乃至一同消亡。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219/2559160d6d664aa4825d639e01ef90fe.jpeg当然,我们承认,存在即合理。在这种情况下,在获得了用户与资本积累之后,陪玩平台们能否在未来及时转向呢?首先,若真有“天才”能准确地判断“哪个游戏会火”、“哪个游戏快凉”的时间节点,那他们自然可以涌到产业上游、大可不必做这门灰色的生意。其次,换个角度说,谁知道现有的陪玩模式是否适用于下一个爆款游戏类型呢?所以,不管如何来算,“什么都不变”才是这些陪玩平台们最乐意看到的局面,因为这样才能稳稳地赚钱。然而,殊不知他们现在在做的这门生意,却恰恰是在消费游戏,最终反而会恶化彼此的生存环境。这就好比,一边吃着大米,却又一边糟蹋稻田。陪玩平台的立身逻辑其实绝非长久之计,存在自身自相矛盾之处。对于游戏行业而言,“中蛊”了以后怎么办?必然要打虫。其实,从十多年前起,这个行业就一直在做抗争、打击,其中最厉害的比如外挂,再就是和陪玩平台和代练工作室。对于后者来说,在游戏强调社交化的今天,高手带菜鸟的行为已经成为了社交生活中的一部分,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厂商默许。其中有的厂商还主动做类似的开黑倡导活动,用于提升用户黏性。这种做法让人乍一看感觉:咦?厂商好像也在默许或支持陪玩代练行为?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219/bdf8e80fd0754ed6ba8606fa5a297ecb.png但事实上,社交生活中的“正常陪玩”和陪玩平台的“商业行为”的区别,体现在量级和动机上。一般来说,社交场景中“正常陪玩”的发生次数并不会太多,多以娱乐目的为主,几个朋友之间通常情况下水平差距不会太大,“翻车”也是常有的事。而陪玩平台的“商业行为”则是另一番光景,他们是利益驱动下的陪玩,数量级高且频繁(据暴鸡电竞的数据,日均交易量达数十万单)。同时为了提高成单率,陪玩者和用户之间的实力差距通常会很大,“翻车”率低。故相比“正常陪玩”,这种“商业行为”对其他玩家游戏体验造成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当然,再多的改变终究也只是掩饰,只要陪玩业务本身对游戏的破坏性还存在,这类公司的就永远无法走出厂商的阴影。对于陪玩平台的管理者来说,资本或许可以一波接一波地安全离开,但他们自己未来每走一步,都会感觉如履薄冰 {:4_150:}正经陪玩算是变相代练,不正经陪玩算是变相卖淫。 游市场需求,那他们就有利可图嘛 不正经陪玩算是变相卖淫。{:4_103:} 这个可以有 这个看需求吧 得看具体需求。。有些就是单纯让人带着打,这种还是很正经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