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3-8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未在德国本土上映的德版《泰坦尼克号》/ S8 t& s# c# b) [
! |) R# C$ |% e5 O7 o- B, N1 m
不过,有戈培尔钦点、德国老百姓买单,折腾到了1943年,《泰坦尼克号》的拍摄总算大功告成。2 D) b7 w+ m2 T! @
4 {) H* g. q) E1 S
& _: ^ M& e: D! v( s, U& }《泰坦尼克号》片头' g- ^5 l" h: Z. K) y$ A/ \7 J
, B" W$ d& e. {( T+ }7 E; ]" _0 [4 p& q8 r4 c
安根娜角邮轮扮演的泰坦尼克号/ g) M; S: `' J! W
/ x& T& |. B: U4 ?6 I$ }" ]9 j& O, h! Z" f9 j0 @9 g% ]. N
影片中的泰坦尼克号舱内,与真实的邮轮差别不大& m3 n# @( U5 m2 o `& N
9 s, H. H/ T7 k, F' W: B0 u
# R0 {" q D! w y9 v3 l( u' G正义感满满的德裔大副(右)是影片中的重要角色9 ~- v. K' k+ L0 x; c) d$ B
6 R/ f( m' w8 }0 z6 P" h E4 T4 V P
2 w8 t* {. Q* ^' f, g发现冰山,为时已晚
+ W% U: F# _ [
/ _ D3 K) W( I
% x2 e2 M+ z6 g* ~6 ~大批英美乘客惊慌失措、夺路狂奔6 }% n+ e! U& R3 r+ m3 s9 K
* U6 @+ L @; ~( M/ g' J6 T. _/ ^" t- |/ s, `
唯有两位血统高贵的德裔乘客,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映衬慌张逃窜的英美乘客是何其“劣等”
8 [; ~. b' c& v5 L# N) v
( c- u7 o& q5 G0 u( e! t1 z A% u/ f1 j4 I* n6 x2 d9 w
最后,形象光辉正面的德裔大副奋不顾身地救出乘客、自己也安全脱险,还有美女投怀送抱,一个圆满的大结局
6 I: `7 V' M6 E8 p0 u7 [( x) Y7 m' D. ~5 [
电影完成之后,德国当局挑选了德国的一家大电影院,筹备了一次盛大的首映仪式。不过,这时候,砸场子的来了——在首映的前一个晚上,皇家空军轰炸机编队发动夜袭,将整家电影院夷为平地!
7 G, i; E' D$ h$ b m) M' R1 v8 b, z' x5 L
在盟军的夜间空袭之下,不仅《泰坦尼克号》公映的德国电影院被炸毁,就连德国官方都不敢再将这部影片呈现给民众观赏。0 R' a/ z: {5 f" e9 c- v) S
0 a$ J) t/ A* Y+ `6 {) @
无奈之下,到同年11月,德国当局只好把该片首映仪式改到德军铁蹄下的法国巴黎。奇怪的是,《泰坦尼克号》却受到了占领区内法国民众的热烈欢迎。此外,该片在布拉格上映的时候,匈牙利民众的反映也相当良好。不过,德国当局已经放弃了在国内公映《泰坦尼克号》的计划,因为在盟军的猛烈空袭之下,大多数德国国民都已经身心俱疲、对这种“大规模平民伤亡事件”的题材相当抗拒。这就是说,耗资400万帝国马克拍摄的鸿篇巨制,最后只能“留档备案”,战争时期纳粹德国内部的资源浪费,由此可见一斑。, \$ v! a4 a* q0 s
# k" T! J9 h* c, {( `) n
一年之后,纳粹德国迅速崩溃,这时《泰坦尼克号》影片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影片中用以替代真正的泰坦尼克号、拍摄海上场景的安根娜角邮轮,从德国偷运集中营犯人以及党卫军集中营刽子手前往挪威时,被同盟国空军力量误伤击沉,超过4500人死亡,是泰坦尼克号灾难的三倍之多!也许,在被《泰坦尼克号》剧组征召之后,冥冥中已经注定了这艘邮轮的宿命。1 c+ g9 h# Z( w E# `) z
! l: W: n' B/ Z0 k
- ?7 ?$ V; k, F
安根娜角邮轮被击沉前留下的一张模糊照片% W$ ]0 X9 {9 j* J9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