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民伤财的大制作 1943年10月,《科尔贝格》开拍。由于许多著名的德国历史人物均要在这部影片上登场,因此演员的阵容上也容不得半点的马虎。为了让《科尔贝格》制造出轰动效应,戈培尔动用自己的权力,找来了包括霍斯特·卡斯帕、海因里希·乔治等大批德国著名演员,阵容堪称豪华。根据导演哈兰的自述,为了营造最真实的场面,电影制作组还找来了180000名各式各样的群众演员参演本片,这个规模瞬间秒杀当时其他所有电影,使《科尔贝格》成为有史以来动用群众演员数量最多的电影!这个纪录,要直到37年之后,才被印度史诗电影《甘地》打破! 更让人震惊的是,资料称:在《科尔贝格》的群众演员之中,还有50000名德国现役军人,专门用于拍摄战争场面!要知道,到了1943年秋天,德军在东线战场已经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逐渐转为战略防御,急需更多的兵员补充前线部队。在这么严峻的战况,戈培尔居然还想方设法专门拨出相当于整整一个军的士兵来拍摄《科尔贝格》,可见纳粹宣传部门对这部电影抱有何等的期望。 多年过后,有关180000名演员和50000名军人这两个数字,历史学家们莫衷一是,始终没有一个定论。然而,可以确认的是,即便这两个数字降低一个数量级到18000名演员和5000名军人,那也是极为惊人。对比一下同时期的其他德国电影,我们便能对该片的规模有个大体的了解:同样在1943年,德国另一部顶级大制作、动用豪华邮轮拍摄的《泰坦尼克号》制作成本为400万帝国马克,而《科尔贝格》达到了接近800万帝国马克! 《科尔贝格》片中出现的战争镜头,为了将战争的恢弘气势表现出来,据称剧组动用了整整5万名德国士兵 凭借纳粹当局的巨额拨款,《科尔贝格》在拍摄的过程中几乎是不计成本地投入了大量物力资源。举个例子,由于时间没有赶上,电影制作组不得不在夏天拍摄冬季战争的镜头。为了打造一个逼真的雪地场景,纳粹当局派出了好几列货运火车,顶着盟军战斗轰炸机的轰炸和扫射,运载着大量的盐到拍摄场地附近的货运站内!随后,这些白花花的盐都被倾倒到拍摄场地上,任凭演员踩踏,这对食品配给日益减少的德国平民来说,简直是不可饶恕的罪孽。 除此之外,《科尔贝格》的爆炸场面也是用真实炸药爆破打造的。在拍摄这些极度危险的爆炸镜头时,有两名演员因为炸药提前起爆而不幸丧命。可以说,为了完成这部“鼓舞士气”的战争大片,纳粹政府下了血本。 《科尔贝格》片中的一个镜头,可以留意到地面上的白色粉末,那正是用货运火车运来的盐 颠倒黑白的故事 电影《科尔贝格》中的故事,开始于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随着拿破仑在俄国战场上惨败,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开始认真考虑起是否要向拿破仑宣战。为了让威廉三世下定决心,普鲁士名将格奈森瑙决定向威廉三世讲述科尔贝格围城战的故事。 随后,镜头一转,时间回到1806年第四次反法同盟战争。拿破仑正指挥着他那支不可阻挡的法国军队,攻陷了普鲁士王国的诸多领地。此时,在普鲁士小镇科尔贝格内,人们收到了拿破仑军队发出的通告,号召他们不要试图与无敌的拿破仑军队对抗。惊恐之中,科尔贝格的镇民们开始议论纷纷,有的人欢迎拿破仑的征服,有的人则一心逃之夭夭,准备撤出这座小镇。不过,镇长约阿希姆·内特尔贝克坚决表示:自己将会死守这座小镇,不会让法国人前进一步。 故事的一开始,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正凝视窗外,思考到底要不要起军讨伐拿破仑 小镇的镇长,约阿希姆·内特尔贝克(左),一位历史上存在的真实人物,由德国著名演员海因里希·乔治饰演 接下来,在镇长内特尔贝克带领之下,小镇的老百姓们组织起了一支志愿军,准备阻挡拿破仑军队的入侵。不过,带领当地正规军的指挥官却迂腐无能,根本不能履行好自己的指挥工作。于是内特尔贝克只好派人前去柯尼斯堡,要求分配一名更好的指挥官来指挥镇内军队。最终,格奈森瑙赶到了科尔贝格镇内,并且与英勇抗敌的镇民们打跑了法国军队,赢得了最终的胜利。此时,镜头再次切回1813年,在听过格奈森瑙的故事后,威廉三世下定了决心。他签署了著名的《告人民书》,号召普鲁士人民团结起来,击退侵占国土的拿破仑军队,故事至此圆满结束。 由德国著名演员霍斯特·卡斯帕扮演的普鲁士名将格奈森瑙 片中由数万名德军士兵共同出演的战争场面,在经过一轮腥风血雨般的较量后,普鲁士人击退了法军的进攻,保住了科尔贝格镇 与其他篡改历史事实的纳粹德国宣传电影一样,《科尔贝格》也偷偷在影片中掺杂了私货。最为明显的一个例子便是科尔贝格围城战的结果:影片中,法国军队被英勇的正规军战士和镇民们击退;但在历史上,科尔贝格围城战之所以结束,是因为普鲁士政府屈膝投降,签订了不平等的《提尔西特和约》,将大片国土割让给法国!可以说,纳粹宣传机构以极为隐秘的方式,颠倒了所有的是非黑白。 描绘第四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法国大军开过柏林勃兰登堡门的油画,纳粹宣传部门用最不起眼的手法,颠倒了是非黑白 3 B G* o% @7 }6 b( d! m' `! ]4 j+ e: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