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76209165 发表于 2023-3-16 06:14

想跟大家讨论一些关于元朝(不包括蒙古帝国) 财政经济问题的讨论

本帖最后由 q76209165 于 2023-3-16 06:22 编辑

为了专注于题目中的讨论范围,我们先明确几点
第一,只考虑国内,以及影响国内的事件
第二,不以现代人超出时代局限性的眼光来讨论当时的政策
第三,仅限于经济,包括货币体质,经济政策,贸易往来
第四,大家基于史实说话,如果有一些观点超出我们大部分人孤陋寡闻知识范围,请告知出处


众所周知,初中高中在历史教材中,关于元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中最短命的王朝之一,其根本原因是四等国民制度,造成了底层汉人与南人长期受到压迫,“不患贫患不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使得各地人民揭竿起义,反抗朝廷,最终取得农民起义的胜利。


有没有只从根本原因出发,不考虑民族情绪,不考虑政治正确的角度,来挖掘元朝持续时间如此之短的根本原因呢?
所以在这里想通过从经济,财政的角度,想跟大家一起讨论出一些新的进展


私以为,根本原因在于元朝是第一个以纸币为国家流通货币的大一统王朝
我国是世界上流通纸币最早的国家, 北宋时便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有时期,也发行过纸币 “会子”, 金代同样发行过纸币 “交钞”。到了元朝,在宋、元纸币发行经验的基础上, 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纸币管理制度, 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统一的纸币作为基本货币的朝代。
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王朝像元朝这样重视纸币,把纸币上升到全国通行的唯一法定货币的地位。虽然元政府的纸币政策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元朝后期,由于生产萎缩、 财政增加,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此时的元朝政府并没有采取发展生产、 节俭开支的举措,导致通货膨胀愈演愈烈,加速了元朝政权的灭亡。


那么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元朝为什么要使用纸币,作为国家唯一的流通货币?
从政治上来说,元朝灭国无数,所以统一之后,首先要做的是统一混乱不堪的币制。但是如果按传统铸铜钱,同意各地分别铸钱,又容易造成割据;所以发行纸币,政府可以控制发行量,避免割据的形成。
从资源上来说,忽必烈即位时,南宋还没有被灭国,南方数量庞大的大型的铜矿并不在元朝统治的范围内,而北方铜矿产量较少,使用铜钱作为货币,并不满足条件,更遑论金银成为货币的可能性。
所以,元朝统治者忽必烈刚上位就将纸币定为国家流通货币,发行了第一代纸钞——“中统钞”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元朝纸币的发行流通过程以及在各阶段国家对于货币的管理
元朝前后共发行过五版纸币,除了前期各类的地方性纸币外,忽必烈即位后发行的“中统钞”,是第一版全国发行的纸币。
眼见了上一个玩命印发纸钞的金朝,是如何搞得民心尽失,继而败走开封、坐困蔡州的,元朝的统治者们对待纸币的态度一开始也是相当小心的,为了确保“中统钞”的顺利发行和流通,发忽必烈规定如果有人抗拒使用者,可以判处死罪。在强权之下,全国人民都都用此纸币购物,“竟与纯金无别”。此时的元朝统治者,通过控制货币发行数量、设置金银平准库、完善货币回收等制度以及严格打击伪币的货币法令等举措有意识地保证纸币的价值,使得元朝纸币在发行之初,币值稳定,整体运行良好。
忽必烈即位发行“中统钞”时是1260年,至1279年的崖山之战灭亡南宋的这近20年的时间里,虽然也经历了海都叛乱,李璮之乱等大大小小的只烧钱无收益的平叛战役,但是战争经费也通过灭亡南宋掠夺回来了,一进N出,不仅仅时财政收支平衡,甚至是大有富裕的。
但这之后,从1281年开始到1286年,两攻日本,三侵越南的大型战争,以及蝗灾,地震,各地叛乱等等天灾人祸不断,短短的6年内,元朝执政者主动也好被迫也罢,大量印发中统钞,使得通货膨胀严重。这期间也是著名的两任财政大丞阿合马、桑哥的交替阶段
1286年发生大事件——黄河决堤。起因是蒙古灭金时,蒙古军队在商丘和开封两地先后决河,导致黄河改道。至1268年河堤不堪重负,决口15处河水共侵夺四条河流(颖、泗、涡、淮)的河道入海。泛滥的河水遍及今河南中部、安徽及江苏两省北部广大地区,数省财政因此遭到重创,数百万黄泛区百姓流离失所。
同年,西北方窝阔台汗国海都又一次叛乱攻入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西北)。次年辽东地区乃颜叛乱,忽必烈亲征。国家财政濒临崩溃。
1287年年老的忽必烈刚结束亲征回到大都,皇宫意外失火,宫内建筑物损毁过半,被迫挪用紧张至极的国库重建皇宫,至此,国家财政彻底破产。
空空如也的国库,逼着心力交瘁的忽必烈通过了财政大臣桑哥的新政,颁布新的纸币——至元宝钞,新钞每贯合中统钞五贯,两贯合银一两,二十贯合金一两,新旧钞并行。通过这个比例我们得知:新旧钞比例为1:5;新钞与白银比例为2:1;而原本中统钞与白银比例为1:2,意味着百姓手里八成的财富,就因为这一次变钞而被掠夺殆尽!!
而这样的变钞,在短短的不到100年的统治时间里,还有四次!!!
到1344年,黄河泛滥再次出现,造成了沿岸山东、河南几十万人沦为难民,百姓民不聊生,到处尸横遍野。丞相脱脱主张彻底治理这已经泛滥百年的黄河,奈何国库空虚,反对者众多,势单力薄反而被迫“因病”辞官,直到1349年才重新被元顺帝召回担任右丞相。
这一次,他力排众议,带领元朝开始了治理黄河泛滥。治理就得花钱,没钱怎么办,脱脱再一次想到了变钞。大量的印钞造成当时元朝发生了空前的通货膨胀,史载“行之未久,物价腾踊,价逾十倍”。在救助灾民方面,元朝开始拨粮赈灾,可元朝皇帝没想到官员有多么的腐败,赈灾物资从朝廷一路下来,真正到了老百姓的手里,可能只剩下那一碗稀饭里的两粒米吧。而用来发给17万军民(15万民夫,2万戎军)治理黄河泛滥的劳工们的血汗钱,必然也逃不过各路官员的魔爪。
于是“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起义大规模爆发,空虚的国库,脆弱的财政,再也支持不起镇压叛乱的海量军队开销。至此元朝统治者被赶回草原已成定局。
回顾用钞代钱的各个王朝或时代,不论是金国,还是元朝,不论中统钞、至元钞、中统钞,无论何人何国主持的钞法,都难以维持40年,顶多十几二十年就难以为继了。
其实,以一个传统的,基于农业税收为主的封建王朝统治者的视角来看,不论是元初雄才大略的忽必烈,还是元末想要力挽狂澜的丞相脱脱;无论他们认真的规范制度,设立钞法,还是只想通过变钞捞钱救国,最后的结局都是“变钞”,时间早晚而已,结局无解。
根源在于:货币超发是实体价值的“影子”,货币超发的越多,“影子”就越大,达到一定程度,终将反过来吞噬实体。
而阻止“影子”实体的办法,就是控制“影子”的增长速度靠近实体的增长速度,或者让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追上影子的增长速度,而在靠种植粮食创造真实价值,以农业税收为主的赋税总量来填补货币超发缺口的时代是注定无法实现的。

q76209165 发表于 2023-3-16 06:17

其实本想在历史类板块发帖的,奈何是新人,积分威望不够,希望喜欢历史的朋友们多多讨论,大家一起成长

q76209165 发表于 2023-3-16 06:21

历史军事类的讨论区,要帝国黄马甲的勋章才能进,实在是不知道该咋办,是需要申请吗?还是要走什么流程的,麻烦哪位直到告诉我一下

k速度精灵 发表于 2023-3-20 02:51

emmmmm我也很想进水群区灌水看大佬们评论,但是……好像有一个名额限制,就是黄马甲徽章的申请,各种刷脸熟什么的……对于日常生活伊斯坎德尔的小透明来说是真的难办{:4_180:}

k速度精灵 发表于 2023-3-20 03:02

另外对于楼主的描述,我想说一些我个人的理解。首先是古代商品定价用一般等价物去兑换,有用盐的、有用粮的、有用贵金属的,然而蒙古人管理的地盘实在是太过庞大,导致很多一般等价物在体系内运输和流通是出现了极大的损耗,所以才可能是提出用纸币这种价值符号去尝试做结算的。但问题,价值符号终归是符号,缺乏实物的依托凭证,这一点在当时是难以解决的,属于版本BUG,当前版本无解。这个点就类似于古代人类城建史关于城市尺寸的变迁(当年学城规时候老师说过,用的同济第五版教材),城市尺寸是和同一时段人类在一定时间内的可达距离决定的。最早是步行速度,之后是牛车马车的速度,后来是汽车速度,当今是城轨速度。城市如此,国土亦如此,超越生产力的幅员必然导致许多系统性问题,这也就是CK3里的一些诸如封臣上限之类的惩罚,导致几乎没法达到过大的疆域甚至是球长。所以我万名之母成就是老版本做完的,未来这个成就估计会更难做。

zhaojunmax 发表于 2023-3-23 08:33

元朝经济一向拉跨

Mr.S-M-Q 发表于 2023-3-24 15:01

怎么说呢,你这个问题,我总想吐槽国内,但是想想还是算了,我觉得主要还是缺乏一个有效的监督手段,古代你全部指望官员的个人素质,就不可避免会出现腐败问题,而这种东西,出于人情世故,基本上很快就会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所以说,就是元朝的制度再科学,再先进,只要他还是人来执行,没有一个理智的第三方监督,或者说,可以让相对素质较高的人能够监督更多的人,这样元朝的制度注定是维持不下去的,即使没有灾难,相反我认为灾难反而是元朝宝钞能够维持下去的原因,因为如果一般正常支出的话,假账基本上能瞒过去,但是一旦需要大额支持的话,那就捂不住盖子了,只能改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想跟大家讨论一些关于元朝(不包括蒙古帝国) 财政经济问题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