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wuyi008 发表于 2018-12-17 23:40

老外究竟多了解三国?从《三国:全战》说开去

  经过岁末年初的沉寂,游戏圈在1月中旬终于迎来了一批大新闻,其中最引起国内玩家关注的,也许不是《战神》的新作究竟何时上市,而是英国工作室Creative Assembly公布了《全面战争》系列的最新作品——《三国》。尽管市面上类似题材的策略游戏可谓俯仰皆是,但它仍然引起了热议,不过,在兴奋和期待背后,人们也有种不安:这部《全战》可能不是纯正的三国,而更像是换了三国皮的魔幻作品。  事实上,尽管预告片只有2分14秒,但挑剔的玩家还是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沙盘上的兵马俑,徒步作战的关羽和张飞等。另外,对外国人开发的中国题材作品,我们总有种疑虑感,毕竟——“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缺乏理解。”  http://dingyue.nosdn.127.net/YyV23btTwX1EshtJsLaI9dbVX945Z9SVlHPltIqE5IxsK1516933147411.jpg  http://dingyue.nosdn.127.net/k3AKEuhe8E9y=w8rwbtLJsovWyXNEcvc3fijW1vAItV9m1516933147411.jpg  预告片中出现的兵马俑和徒步版的“关张战吕布”,让一部分玩家感觉有些不适应  无可否认,这种观点确有依据。历史上,西方人印象中的中国,有相当一部分建立在想象和二手情报上,另外,由于语言障碍,这些信息中还有一部分存在扭曲。这导致了许多片面的说法,甚至是荒诞的幻觉——不单单是三国历史,甚至是对5000年中华文明史,情况都不例外。  外国人何时知道了三国?  对上面这个问题,答案也许可以追溯到三国时代本身。按照《三国志》中的描述,在孙权统治时期,就有罗马商人来到了吴国。而在差不多稍晚一些的时期,也出现了中国人抵达西方的可能记载:在晋代葛洪的《太清金液神丹经》中便提到过,有中国商人的船只在东南亚遭遇了风暴,并于60天后在罗马帝国境内(具体而言,可能是罗马统治下的埃及)登岸。  http://dingyue.nosdn.127.net/jfmY8o2hJV=ZoFIEuAyFpCDc86xoZSjxFycUo3qUBRNPs1516933147411compressflag.jpg  为搜罗炼丹秘方,葛洪曾南下今天的两广地区,一些人猜测他甚至到过扶南,即今天越南和柬埔寨境内。《太清金液神丹经》便可能是他在此期间完成的,其中他自称与一位去过大秦(罗马帝国)的中国商人进行了交谈,并了解了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  当然,这些交流的意义,充其量只是为历史增加了一些趣闻,并没有从文化的角度产生任何影响。另外,当年,东西方在商业上的直接交流也非常有限。成书于罗马时代的《厄立特里亚航海记》便写道:只有很少的海员胆敢航行进入中国海。  随后近1000年中,东西方几乎处在了阻绝的状态。一方面,众所周知,中国先后经历了“五胡乱华”等动荡时期,虽然在盛唐时代、我们积极地展开了对外交流,但在安史之乱之后,中原地区便再次陷入了衰落状态。而在另一边,欧洲也陷在“黑暗时代”不可自拔;在中东和中亚,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崛起,一系列战争也先后爆发,这导致丝绸之路并非总处在通畅的状态。  http://dingyue.nosdn.127.net/dPW=sNr0EG7N4OU9nsPcWu9Cq87rDkIm5RzpJJ47uTKep1516933147411compressflag.jpg  蒙古西征路线图,它在客观上打通了联系东西方的陆上通道  这种局面,直到蒙古西征之后才被打破。尽管蒙古人在沿途大肆杀戮,但它却带来了一个副产品:让丝绸之路所在的主要地区,第一次处在了一种政治力量的统治之下——这也意外地方便了东西方接触。  在这个时期,诸如马可·波罗、伊本·白图泰等旅行家,都对中国留下了生动的记录,不过,由于他们造访中国的时间非常短,也很难详细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因此他们对中国的描述,其实大多集中在风土人情上,其中即使出现一些与历史有关的内容,作用也往往是充当陪衬。具体到三国时代,其中甚至连只言片语都没有出现。  http://dingyue.nosdn.127.net/1T5seW7xgzM8ufdUGpWYsHanEB=hrAhKMbIwhJKylzRFj1516933147411.jpg  马可波罗画像,虽然一些西方旅行家在此时到过中国,但他们对中国的了解,仍然仅限于表象层面  外国人何时开始撰写三国历史?  不过,在随后400多年里,情况也在逐渐变化。此时的欧洲已慢慢进入了大航海时代,随着一批批商船被派往远东,西方对中国的了解也在不断深化。其中,传教士更是在这个时期扮演了特殊角色。和商人、使节和旅行家不同,这些人大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因此也拥有更为良好的文化根底,同时,他们中的一些有识之士也意识到,只有更好地了解中国,才能更方便地在当地传教。因此,他们开始主动接触中国历史,以便真正做到同当地社会接轨。  期间,一部分传教士撰写的、关于中国历史的书籍应运而生。这些书籍主要是用拉丁文写成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欧洲上层对东方的兴趣。其中最早的著作,可能是西班牙人胡安-冈萨雷斯·德·门多萨(Juan González de Mendoza)的《中华大帝国史》——门多萨是西班牙奥古斯丁会的一名修士,在1580年后奉命前往远东。虽然他中文完全说不流利,甚至从未踏上过中国本土,不过,在菲律宾停留期间,他却广泛接触了当地的华裔和中国商人,并粗略地了解了中国的历史。  自然,他的《中华大帝国史》,也成了提到三国时代的、最早的西方著作,其中相关的记录如下:  “这个献帝(Yanthey),据史书所说,是个懦弱的人,因此遭到了国内人民的憎恨。他的一个侄子,名叫刘备(Laupy)起来反抗他;刘备得到了两个同伴的协助,他们都是朝廷的贵人。这两兄弟都十分英勇,其中一个名叫关羽(Quathy),另一个名叫张飞(Tzunthey),他们设法将刘备立为国王。  刘备的叔叔国王知道这件事,但因为软弱无能,他既不能也不敢挽救局面,这造成了百姓的骚乱、并导致了广泛的谣言。同时,有四个霸主同时举兵,他们是孙权(Cincoan)、曹操(Sosoc)、袁绍(Guansian)和袁术(Guanser)。刘备以援助其叔为名和这些人打仗。但不久之后,随着战争持续,刘备和孙权缔和,和他的一个女儿成亲,并在其丈人的帮助下,对另外三位霸主发发动了攻击。  这时候,这个大国被分成了三部分,并开始了你即将知道的专制统治:其中主要的一部分在刘备之叔死后落入了刘备手中,另一部分归曹操,还有一部分归刘备的丈人孙权。国家暂时分裂到刘备之子后主(Cuthey)继位后,当时出现了一个叫晋武帝(Chimbutey)的霸主反对他,并把他杀死,最后以武力统一了整个国家……”  http://dingyue.nosdn.127.net/nqTAY3fx0DqiSHr5nT7ROYz12fGAZfKodtnS2F8mEs8gB1516933147413.jpg  《中华大帝国史》也出了中文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在网上买到,里面对当年的中国有许多有趣的描述  上述两个段落有许多值得注意之处,其中之一,当然是海量的史实错误:门多萨不仅混淆了群雄们的关系,还颠倒了一些事件的前因后果。考虑到该书的内容来自道听途说,期间还经过了翻译的扭曲,因此,出现问题也不足为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三国却在其中占据了醒目的地位,其篇幅甚至超过了中国最强盛的两个朝代——汉朝和唐朝。事实上,在《中华大帝国史》中,对汉唐时代的描述,也只局限于几位皇帝的名号和在位时间,只有对三国时期,作者才提供了大致的历史脉络。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三国演义》已在中国广为流传,对很多普通人来说,这本小说及其衍生的戏剧,实际也充当了他们平生接触的少数历史作品。毫不奇怪,在门多萨与中国人交流时,后者乐于叙述的,当然也是三国时代的内容。  http://dingyue.nosdn.127.net/mMe7vBaAHsopMIGCNN5KBXOQ=pHOOrps7QVt4VXRy2H0L1516933147414compressflag.jpg  1581年的《三国演义》明刻本插画:桃园结义。差不多与《中华大帝国史》同时。由于本作的风靡,门多萨在撰写著作时,从中国人那里接触到的更多也是三国时代的历史  《中华大帝国史》充当了一个开端,此后,断断续续有介绍中国的著作问世。尽管这些其中要么对三国只有只言片语,要么仅提供了一个潦草的脉络,但它们在内容上至少更为可信。后来,传教士中出现了一些真正的中国通,他们也把严肃的中国史展现给了西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可能非法国传教士冯秉正的《中国通史(Histoire de la Chine, ou Annales de cet Empere)》莫属。  《中国通史》:第一部准确描述三国的作品  冯秉正在1703年抵达澳门,直到1748年去世前都在中国传教。在这段时间,他不仅掌握了汉语和满文,还接触了大量的历史作品。和之前靠道听途说编纂的中国史不同,《中国通史》主要参考的是朱熹编纂的《通鉴纲目》,在增删考订之后,这部《通史》总共有13卷,对每个朝代都做了详细的描述。而在其中,与汉末、三国历史相关的是第3和第4卷,以页数论,大概有160页——大部分我们知道的三国人物和事件,都能在其中找到。  http://dingyue.nosdn.127.net/ke7gX=bngmSLKaZvPNn3qNmeyDB1upjBxVdEHD0e5okAS1516933147415compressflag.jpg  《中国通史》扉页  正是因为它的详尽和可靠,《中国通史》在西方流传甚广。许多思想家,如黑格尔和马克思,都是通过它对中国产生了具体认识。不过,虽然其中三国有约160页的记录,但和整部著作13卷、超过6000页的篇幅相比,它显然只能算是冰山一角——具体而言,作者只是把三国时代,当成了一个连接东汉和西晋的过渡期而已。  http://dingyue.nosdn.127.net/PFemmL4gsPqqPuNeRjKa=lpYw7YsXQA1yKC2y7zVGA5Yj1516933147415compressflag.jpg  《中国通史》三国部分的开篇,这个时代被纳入了“六朝”中,其中开篇可以看到“昭烈帝”“刘备”等字眼  平心而论,这种安排并无不妥,毕竟三国的历史只有不到100年,较汉唐等强大的统一王朝,在地位上更是远远不及。这也表明了西方作者和中国人对三国完全不同的态度:在这方面,国外的作者一般是先从历史的角度切入;而国内,人们往往是在接触过与《三国演义》相关的作品之后,才怀着兴趣去阅读《三国志》等正史。  另外,还有一些原因限制了外人的了解,设身处地想一下,其原因也许不难理解:任何对历史的研究,都存在功利的心态——具体而言,某个时期之所以被大量学者关注,要么是因为它们对现实有指导意义,要么是因为自身很有趣,能激起他们的研究热忱——正是因此,当年,西方对中国历史的关注点,要么是明清等与现实存在广泛联系的朝代;要么是知识分子们感兴趣的地方,比如宗教、风俗和哲学等——至于三国时代,由于与上述特点鲜有交集,因此遭到了有意无意的忽视。  近代:要么将三国忽略,要么切入点异常清奇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近代。虽说1840年、列强打开中国的大门后,除了部分语言和地理障碍之外,西方了解中国历史——当然还有三国史——的障碍已经荡然无存。然而,在对中国的研究中,三国一直处在边缘的地位。具体而言,虽说此时许多汉学家和历史作者,都清楚它在中国人心中的意义,但他们极少为此撰写专著,对三国研究的透彻程度完全不如汉、唐、明、清,甚至是上古时代,同时,在叙述过程中,他们只会把握住历史的整体脉络,并加入许多主观的视角和观点。  http://dingyue.nosdn.127.net/mt2mJ2UF14OMSLrG4NcB2ZyS7d8Wb5CVo97dc6lndkd2g1516933337640.jpg  勒内·格鲁塞,历史系的同学对这位作者应当不会陌生  这里仅举两个例子,其中一个例子来自勒内·格鲁塞的《中国简史》一书。说到勒内·格鲁塞,但凡历史专业的学生都会耳熟能详,因为作为20世纪上半叶西方最著名的亚洲研究者,他的《草原帝国》总会出现在基础必读书单里。  这里,我们截取了《中国简史》中对刘备的描述:  “与此同时,第三位觊觎者刘备出现了,他是个出身高贵的人,是汉朝的一位亲王之后,但他来自这个家族中一个年幼的分支……眼见得堂侄——洛阳城里那位无能的皇帝——如此堕落,竟成了曹操手中的傀儡,刘备感觉自己皇室的血液在血管里奔涌,他找到了三位举世无双的同伴来帮助自己。  第一位是关羽,他在民间宗教中被奉为战神。第二位是张飞,他是个出身卑微的人(他是个屠夫),以无所畏惧的精神闻名当世,他和关羽都把自己的性命交给了主公。最后一位是诸葛亮,他既是一位勇士也是一位外交家,他放弃了自己的田地,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了觊觎者刘备的事业中,成了后者的首席顾问。事实上,正是听从了诸葛亮的忠告,刘备才选择了四川,在那里,他最终建立了自己的权威。”  http://dingyue.nosdn.127.net/JQCNmdyBkHS2mqcnoyX63qQ8GbVlmrgnUDprzfiZGmclF1516933337640compressflag.jpg  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在敦煌藏经洞,虽然此人著述颇丰,但对三国时代,他只对《牟子理惑论》进行了深入研究  毫不奇怪,这段描述和我们所知的三国史存在不少差异,其中有许多西方式的思维。另外,如前所述,另外一些学者,将目光放在了中国的思想史(如宗教和哲学)上,这也使得他们对三国的关注点显得异常清奇。其中一个有趣的例子,是法国汉学家伯希和,由于有从敦煌藏经洞取走的数千卷文书,他手头的“干货”甚至超过了一些中国的学术大师,不过,他的聚焦点却没有放在三国时代,对于这个时期,他只对一本书——《牟子理惑论》产生了兴趣。  http://dingyue.nosdn.127.net/of6sdZ2J0FTJ3FBx0H8c4=kL=nPGB9XJCsmMEl5tSvoK11516933337640compressflag.jpg  位于今天广西梧州市的牟子像,这位在三国正史中默默无闻的人物,在国外却得到了一些汉学家的关注  牟子名叫牟融,这位几乎未在任何三国游戏中登场的人物,思想却在历史上留下了显著一笔。他生活在东汉末年的交趾,即今天的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这里也是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的地区之一。面对战乱,他很快大彻大悟,并利用佛教思想写成了《牟子理惑论》。一般认为,它也是中国本土诞生的、最早的佛教理论书籍。  http://dingyue.nosdn.127.net/MbjatoCJuEAFTqLlhaqJmsQ7oQIK6pcTfry1Wett39cC01516933337640.jpg  成书于汉末三国时代的《牟子理惑论》,它可能是中国最早的本土佛教理论书籍  《牟子理惑论》虽然未见于三国正史,但由于充当了中国佛教史上的关键一环,它意外地成了伯希和关注的对象。在专著中,伯希和向读者介绍了牟子活动的时代——换句话说,他实际是以《牟子理惑论》为切口,在国外对三国时期做了一定的科普。另外,同期还有一些汉学家将目光对准了类似的人物,比如蜀汉后期的谯周,以及活跃在北方的仲长统,虽然这些人物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只是配角,但思想却影响相对深远——总而言之,到这个阶段,一些海外研究者已经开始对三国进行深挖,但其范围和角度和我们希望的实际大有区别。  另外,在这个时期,另一件值得一提的大事,是《三国演义》出现了英文版。按照记录,最早从事这项工作的,是一名叫约翰·斯蒂尔(John G. Steele)的传教士,他只翻译了一些片段,其目的则非常单纯,这就是在教会学校中,用它来充当学生练习英语的教材。而在民国时期,随着东西方接触频繁,一些更完整的章节也逐渐问世,其中,在1925年,一名叫查尔斯·布雷维特-泰勒(Charles Henry Brewitt-Taylor,他的中文名字是“邓罗”)的英国人完成了《三国演义》的全文翻译,并将其交给了位于上海租界的“别发印书馆”出版。  http://dingyue.nosdn.127.net/v3OhmTSDz3hKhRwsUxhjVdJ4rAwlEgF=3Rn16KmFXozpi1516933337640.jpg  布雷维特-泰勒,他最早把《三国演义》译成英文  作为中国海关的长期雇员,布雷维特-泰勒有很深的中文造诣,之前曾把许多唐诗翻译成了英文,但他的《三国演义》并没有产生多大影响:一方面,这固然是因为中国的国际地位低下,导致中文作品常常被外国人忽视;另一方面,虽然整个译本中规中矩,但布雷维特-泰勒却忘记了一件事:增加必要的解说和地图。结果,读者一见到其中的地名和人名,就感觉不知所谓。这部英文版《三国演义》的印量极为有限,只有少数漂洋过海,保存在了各国的大型图书馆。  http://dingyue.nosdn.127.net/W1mERO9Jf9BtXexW1J2L3H5TI7X4Cp96IuWU0=ckOhT9K1516933337640.jpg  《三国演义》的英文版,其中中央的正是关羽——外国人最熟悉的三国武将  这种冷清的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一般来说,在当年,虽然总有外国人知道“关羽”是亚洲人崇拜的神明,也可能知道“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但他们的了解也基本仅限于此而已。甚至在一些有影响力的著作中,都很难把这个时期说清,比如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之前一个版本中,更是错误地写道:在阿提拉入侵罗马的同时,匈奴人也消灭了极度依赖雇佣军的汉帝国。至于要让普通外国人真正了解三国,还是要等到日本人开发的各种电子游戏问世。
帝國復興黨

xuwuyi008 发表于 2018-12-17 23:41

本帖最后由 xuwuyi008 于 2019-1-23 04:18 编辑

  真正的推手:三国游戏  和三国文化在欧美遇冷不同,日本人始终对这一题材保持着极大的关注。在《三国演义》风靡中国的时候,它也传到了日本,并很快成了深受喜爱的作品。在日本战国时期,已经有很多武士将阅读《三国》当做一种消遣,还有一些甚至把它当做了军事战略的指南,例如:在三方原之战中,德川家康便效法诸葛亮的空城计,骗过了武田信玄。这种热潮经过江户幕府、明治维新,一直延续到了二战结束后,此时的《三国演义》在日本可谓家喻户晓,也正是因此,它也成了许多作者和艺术家关注的焦点。  http://dingyue.nosdn.127.net/a=u7kO5vYmMW59hLUcmHvye3nS4IK7JqJ9Rpj0tuN8DtA1516933337640compressflag.jpg  江户时期,日本人画家绘制的三国题材浮世绘  早在一个多世纪前,日本画家和工匠便制作了大量《三国》题材的花牌和浮世绘,这些作品的诞生也间接表明,日本社会对三国题材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另外,对于新兴的电子游戏产业,在1980年代中叶的日本,它也刚好迎来了一个拐点。之前,“雅达利危机”的泡沫破碎,各个开发商都在思考:在前一个浮躁的大时代结束后,他们该怎么从废土中突围。  在处在十字路口的厂商中,就包括了后来大名鼎鼎的光荣,之前,该工作室完全是依靠成人游戏起家,但攒够第一桶金之后,他们很快就开始思考如何树立品牌的问题。  http://dingyue.nosdn.127.net/=Oo=7A5DSvaEbf00BDboM4GROhtC6DnmVxQuAOIlFN4Z=1516933337640compressflag.jpg  不管你管它叫光荣还是暗荣,它在传播三国文化上,都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  最终,光荣的管理层做出了一个决定,转向偏硬核、严肃向的题材。这一思路催生了《三国志》系列——因为当时,他们不仅看到了日本市场对三国题材产品的追捧,同时也看到了当时的游戏市场上,还没有一款真正的、制作精良的战略类游戏。如果能在此时率先有所动作,那么,光荣很有可能在未来长期独占这个市场。正是基于这一点,他们向该项目倾注了极大的人力和精力。  事实上,甚至以今天的观点看,《三国志1》的制作都十分考究。其中基本涵盖了三国时代内政外交的具备各种元素,各个城池的相对位置也没有大的差错。另外,更加难得的是其中大部分人物都有专门的肖像,为绘制这些肖像,制作人大量参考了中国明清的三国人物白描绣像、民国时期香烟烟标,还有当年中国出版的各种三国连环画——其形象和神态都很符合当时人们对这些人物的认识。  http://dingyue.nosdn.127.net/FrYh27HYoQNbWLCf16jtsaVwClyyRvUxTTilHFb7KV6Wa1516933337640compressflag.jpg  《三国志1》英文版的开场界面  由于精良的制作,《三国志》在1985年12月13日上市后,立刻在日本引发了热潮。后来,利用这个IP,光荣连续出品了10多部正传和衍生品,直到今天都是该厂的顶梁柱。当然,光荣也并没有满足于本土,毕竟,当时北美才是全球最大的游戏市场,其背后也蕴藏着无限的商机。  然而,将《三国志》推向海外时,整个过程却一波三折,公司内部一些人士认为:此举可能得不偿失。正如我们所知,《三国》题材在海外实际相当冷门,另一方面,游戏对翻译的要求也相当之高——以1980年代的标准,其文本量可谓相当巨大,而且只有同时了解中文和日语的译者才能胜任。正是因此,其英文化的过程相当漫长,甚至接近了游戏的开发时间:直到1988年6月,《三国志》的英文版才正式登陆北美。  http://dingyue.nosdn.127.net/p269Ouhn1FBto6Ke7mWvHQsua2KIKqDaFhPBfv69V54Nw1516933337640.jpg  比尔·斯瓦茨,这是他摄于10年前的照片,他当年主导了《三国志》的英文化,但也留下了不少问题  当时,接手这项工作的美国人比尔·斯瓦茨(Bill Swartz)。针对许多问题,他和厂方爆发了多次争论。因为斯瓦茨只是粗通中文和日语,这导致许多翻译未能达到厂方要求的标准,期间,他还试图让一些概念“本土化”——但这更招致了致力于让作品保持原汁原味的、光荣方面的抗议。最终,因为翻译成本实在太高,再加上对游戏销量期望有限,为保证最大利润,光荣最终把在《三国志》在海外的售价定在了69.95美元,远远高于当时游戏的平均售价。  http://dingyue.nosdn.127.net/8BJFgkOrWtXkRXhXWUVv7urlOUauGXsgtkjOzSusAuWas1516933337640.jpg  《三国志》当年在美国的售价是69.99美元,价位无疑偏高,它也间接反映了厂商的有限期待和其英化背后的高昂成本  不过,即使翻译工作旷日持久,但是《三国志1》的英文版还是出现了许多错误,比如说,它把“赤壁之战(The Battle of Red Cliffs)”翻译成了“红墙之战(The Battle of Red Wall)”。再比如曹操的谋士荀彧,其中则翻译成了“苟彧(Gou Yu)”……如此等等。另外一个问题,是其中缺乏对故事背景的介绍,由于磁盘容量等条件限制,在《三国志1》诞生的年代,诸如过场动画等叙事环节实际非常稀少——结果,大部分欧美玩家在接触到本作时,内心都是一团雾水的。  http://dingyue.nosdn.127.net/102NzyYF07DUB3n3GtuRHGluehVl3KUxwRYeFzp7llQl31516933337640compressflag.jpg  红色箭头所指之处就是“苟彧”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由于《三国志》优秀的机制,本作在欧美虽然销量平平,但舆论的评价却非常正面。比如最有影响力的游戏杂志《电脑游戏世界(Computer Gaming Word)》,就对其进行了长篇报导,并将其称为“高度推荐的作品”。这也标志着一个开始,至少《三国》题材的作品终于在西方扎下了根基。  当然,正如我们所知,这个题材要想真正收获一个固定的粉丝群体,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在随后几年,光荣让《三国志》系列始终坚持着原汁原味,并逐渐利用过场动画等手段为玩家灌输背景知识,但玩家群体的壮大始终比较缓慢。  http://dingyue.nosdn.127.net/UEHk7aQ14hZhwInp1aoT5yLnYRZTxxuISPESJSGT07KIt1516933337641.jpg  随着技术的进步,在后几代《三国志》中,对历史背景的介绍变得更加生动和细致了  这引起了另一些开发商的思考,他们认为这种投入有些得不偿失——对那些需要展现鲜明人物个性的作品尤其如此。比如说吕布和赵云,大部分外国人对他们全然陌生,更不知道前者象征着“反复无常、勇冠三军”,后者象征着“忠肝义胆、智勇双全”——换言之,有的设定直接移植到国外,反而会让用户不明就里。  在欧美化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奇葩的案例  正是因此,对三国题材的游戏,是否将设定全盘嫁接到欧美版上,各个开发商都非常小心。这种心态甚至一直持续至今,其中一个例子是《王者荣耀》,在欧美版中,小乔就摇身一变,成了精灵Krixi。腾讯显然意识到,与其向老外科普1800多年前东吴的那个美女,还不如给她发一张假身份证、直接“偷渡欧洲”更为简单。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了早期的三国游戏中,其中最主要的代表,就是卡普空的《吞食天地》系列。  http://dingyue.nosdn.127.net/Zr5CV7T4OneK3b9wbSQkfE4qGla1CNztVsUxFu1xK21sr1516933413160.jpg  《王者荣耀》国服里的小乔,在海外版中变为了精灵Krixi  http://dingyue.nosdn.127.net/oa7ZzTrvwno6sU=a1lZhmuLMsNukUhMcH0sxU4i5Mqkib1516933413160compressflag.jpg  第一代的街机《吞食天地》中,情况还算正常  对于成长于1990年代的老玩家,这款作品想必不会陌生。其模式和当年许多横版动作过关类作品类似,讲述的故事也算稀松平常:即刘备带领猛将并肩作战、最终成就霸业的故事。在初代的移植上,卡普空采用的是原汁原味的翻译,但成效似乎不甚理想,总的来说,和其在日本的火爆程度基本是不成正比。也正是因此,在《吞食天地2:赤壁之战》的英文化过程中,他们做了显著调整,并设计了一个纯架空的剧情:  在古代,有一个传说中的国家“商洛(Shang-Lo)”,它遭到了黑暗领主“Akkila-Orkhan(阿提拉大汗,原型是曹操)”的侵略,在这种情况下,正义之士“关帝(Kuan-Ti,原型是刘备)带领五名部下奋起反抗,只是,这些部下不是我们熟悉的蜀汉猛将,而是统统被冠上了蒙古人的姓名。  http://dingyue.nosdn.127.net/uEjf1Gi0vg0roGWGOxtHuY7zJwoOCivQdiN24TxLUBk0R1516933413161.jpg  在街机《吞食天地2:赤壁之战》中,三国猛将变成了蒙古勇士……  其原型、英译和具体出处如下:  关羽:Portor,拔都  张飞:Kassar,合撒儿,成吉思汗之弟  赵云:Subutai,速不台,蒙古西征猛将  黄忠:Kadan,合丹,窝阔台之子  魏延:Abaha,阿八哈, 伊儿汗国大汗  张辽:Kublai-Dakan,忽必烈  淳于导:Baidu,拜都,伊儿汗国的第六任君主  吕布:Temujin-Khan,铁木真汗,就是成吉思汗  许褚:Taranis,塔拉尼斯,塞尔特人神话中的雷神……  http://dingyue.nosdn.127.net/TGtk1vsO7H2sL6Ai97HXQHxU2DWyAPUnol5JoD83Cfdja1516933413161.jpg  最终boss吕布变成了“铁木真汗”  于是,原本寻常的三国故事,最终变成了“关公战秦琼”式的大混战。虽然在这方面,卡普空用心良苦,但这种设定的反响却非常惨淡:西方的玩家大多感到不知所云,一些评论者更是指出它简直是在胡闹。正是因此,这种做法只尝试了一次,在后续的三国题材作品中,开发者基本还是采用了原汁原味的翻译,这种做法一直持续至今,包括三国题材的另一部重量级作品——《真三国无双》系列都不例外。  严肃研究  虽然这些电子游戏的批量上市,是否真正帮助严肃向的三国学术研究作品拓宽了市场,我们完全不得而知。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在日本的三国类游戏登陆欧美时,一些重要的翻译和研究著作也逐渐在海外问世。这其中就包括了几种《三国演义》的翻译本,其精良程度要远远胜于1920年代的初版。另外,在1980年代,外国还翻译了最有名的、记录三国时代的正史——《三国志》。换句话说,此时,如果你是一位购买了三国系列游戏的玩家,突然对背后的历史产生了兴趣,那么,你将不再会像过去一样抓瞎:在一些较大的公立图书馆里,你可以找到翻译良好的、有地图插画和背景介绍的《三国演义》,以及英文版的《三国志》等,另外,你还可能找到一些具有深度研究性质的作品。  http://dingyue.nosdn.127.net/7ggH8FAG3e=oTEP3VtSSB0pexBmcEYJsD6A2WUz7VLEGh1516933413161.jpg  英文版《三国志》书影  198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上升,以及中外沟通日益频繁,海外研究者获得第一手的三国研究资料已经不是什么重大难题。也正是在此时,一批真正意义上透彻了解三国的学者也已经出现。这里举的一个例子,就是张磊夫(Rafe de Crespigny),这是一位澳大利亚的历史学者。从1980年代,他开始将目光投向了中国东汉、三国和西晋时代的历史。  http://dingyue.nosdn.127.net/Tl3m4CATNfkLOJmkS6Nww2Ch42gSIRjiWnQJn=pZ0zrcF1516933413161compressflag.jpg  张磊夫,今年80多岁的他依然笔耕不辍,并对三国历史进行着细致的钻研  他的兴趣很快便一发不可收拾,他后来在一次采访中提到:  “读大学第一年,我看到了布雷威特-泰勒《三国演义》译本,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其中可以找到和西方亚瑟王传说共通的许多元素,不仅如此,这些元素还拥有现实基础。正是因此,我一直试图找出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即小说背后的历史真实。”  但在这个过程中,张磊夫并没有直接关注《三国演义》的主人公刘备,而更多是采用了历史学者的思路。张磊夫后来回忆说:“汉帝国为什么毁灭了?它的结构是什么,致命弱点又是什么? 这导致了许多对地理、边疆战事、行政和税收的研究,还有太学生的抗争,以及关于太监和后宫的问题。”  http://dingyue.nosdn.127.net/iO2kFojDv0nmDdH1SSbV9mEvs1J25JzY1BjyixSjOfCoQ1516933413161.jpg  张磊夫的代表作:《霸王:曹操传,155-220》  从1980年代至今,张磊夫撰写了至少5部关于汉末和三国时代的长篇专著,其中除了汉末的动荡局势之外,还有对东吴势力崛起的研究,以及为曹操撰写的一部长达500多页的传记。虽然难免细节上的瑕疵,不过,其中的记录可谓相当详尽,另外,作者还没有受到《演义》的影响,而是用行政、经济、政治等现代的分析手法审视了当时的社会问题。  事实上,这些专著如果翻译成中文,其内容并不比市面上看到的三国类图书逊色,更比某些打着“正史”旗号进行戏说的作品要更胜一筹。然而,需要指出,在三国历史的传播上,真正有价值的工作不仅仅是学者们做出的——自《三国志》系列游戏在欧美风靡以来,普通的玩家和历史爱好者也在有意无意间,充当了三国文化的传播者和旗手。  http://dingyue.nosdn.127.net/FUr5sMP3dAjEWWG7RBwGj01H8IMQfFNXLCv7o8t28CP3F1516933413162.jpg  在国外,也有许多津津乐道为中国电视剧制作字幕的字幕组——这里展示的是张纪中版《三国演义》的截图,里面可以看到传国玉玺  他们发挥的作用领域小到一个头像或一段签名,大到《三国演义》电视剧和相关动漫的全集字幕——这些都或多或少帮助三国题材在国外产生着影响。另外,大约在2000年前后,国外就出现了介绍《三国志》等游戏系列的专题站,其中附带了大量历史资料,其中一些固然是外国人利用二手资料撰写的,但另一些则得到了中国和日本的三国爱好者和留学生的帮助,它们也纠正了长期以来的许多误区。  http://dingyue.nosdn.127.net/Vr9hYpQmEnVcjXvOHTNBbeyKNdfFiK3LGk8ObCsHaNadm1516933413162.jpg  Kongming’s Archives: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的首页  http://dingyue.nosdn.127.net/TE8wQvvHOqzQzomXxGUTaHVKac3QR00G6UgDOBV2QWqNV1516933413162.jpg  维基百科中的“关羽”页面,其内容还是相对非常详尽的  建立于2006年的Kongming’s Archives: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就是其中的集大成者,其中集合了演义、游戏和历史,几乎所有三国时代的武将和文臣都有详细的资料;另一个是维基百科,具体到三国时代,在详尽程度上,某些人物的介绍几乎可以和国内的资料比肩。  回到《三国:全面战争》  回到《三国:全战》的话题上,这些叙述似乎可以得出一个论断,如果开发者愿意对历史和演义进行深究,在现有客观条件的支持下,他们其实不难创造出一个接近原汁原味的世界。另外,在信息全球化和讲求跨国合作的今天,对实力雄厚的大厂来说,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其实已很难算是一个重大的认知障碍。另外,具体到《全面战争》上,其实该系列还有一个传统的做法,这就是从mod中汲取灵感:这一次的《三国》,似乎也是受到《全战》三国类mod启发的产物,虽然具体决策不得而知,但如果推断属实,开发者必然会联系mod的制作者,而这些制作者,很多都是对此相当了解的国人。  http://dingyue.nosdn.127.net/Tp02oR=kbUzXV833YAutkb3LIHEdw4VDt3ccYkSE8dMXX1516933413162compressflag.jpg  说到跨国合作,还必须提另一个例子——《刺客信条:起源》。在这部作品的任务设计、剧情和美术环节,其实有相当一部分工作被交给了四川成都的育碧工作室。平心而论,其实国人对托勒密时代埃及的了解程度,大概也和外国人对三国的了解一样,只是在脑海中有几个零星的片段。但在接手整个工作之前,育碧采用了一种办法:即聘请历史学家充当顾问,并在开发启动前对员工进行了数周的历史培训,从而让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这些历史学家们还将负责对其中的重要部分进行把关,以避免出现重大的差错。  http://dingyue.nosdn.127.net/kLgrKPsJPdzhBoIgCqGAtjfeXrmTwhIN3=Rd8FvHAoxtN1516933413163.jpg  《AC:起源》的成功也许可以证明:对大厂作品来说,文化障碍也许不会构成重大问题  虽然《起源》构建的世界,并非100%地忠于历史,但对大部分用户来说,里面并没有多少违和感。如果在开发《三国:全战》时,Creative Assembly也效仿了这种模式,我想,除了少数刻意追求细节的用户会略有微词之外,至少,它在整体风格上,会是一部符合公众对三国认知的作品。  http://dingyue.nosdn.127.net/f5KHalkc=iQaP2=ywHOebR24nmy8RdypObu8gg=b1FnV11516933413163.jpg  笔者的两位同事:战术大米和FoxJR在程度育碧探营时的照片,当获悉《起源》中有大量国人参与时,我们也感到不可思议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很多熟悉历史的玩家会挑剔其中的细节,但事实上,真正的职业历史学者对此其实并不在意。这里引用一段埃及学家何塞·加兰(Jose Galan)的观点:  “在电子游戏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瑕疵和差错,但我想,为了让埃及历史出现在媒体上,这是一种可以承受的代价。当然,公众显然知道这是虚构的。他们也想知道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为此,你必须上网或阅读更专业的书籍。另一方面,我们更明白,我们对古代的印象可能与电子游戏所描绘的一样错误。我们并部100%确定发生了什么事。科学家和学术界人士应该更加谦虚,并对任何事情保持一种谨慎的欢迎。即使是最愚蠢的电影,或是最天马行空的构思都不应该例外。”  相信,这种观点,对我们迎接《三国:全战》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http://dingyue.nosdn.127.net/Pn5ZbE2Qj4AK1UeWsQDnICncGgmo5dHZC7XjgsVF8aG=V1516933413163.jpg  也许内容会出现瑕疵甚至错误,但我们应该看到《三国:全战》对三国文化的扩散,将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原文链接: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92OU16F0526K1KN.html

xuwuyi008 发表于 2018-12-17 23:53

本帖最后由 xuwuyi008 于 2018-12-18 18:59 编辑

文中提到的《全面战争:三国》历史顾问张磊夫先生(Rafe de Crespigny),正好前阵子刚看到他的一篇文章:
国之枭雄:曹操形象在宋元明清的变
期待CA的新作,好想早点玩啦{:4_95:}
http://player.yinyuetai.com/video/player/3136541/v_0.swf

PS:问下大家,上面这些经典三国游戏,乃玩过哪些呢?



lpc225 发表于 2018-12-18 11:18

都没玩过{:4_176:}

liangme 发表于 2018-12-18 11:40

好文明      

xuwuyi008 发表于 2018-12-18 19:20

lpc225 发表于 2018-12-18 11:18
都没玩过

老哥乃是大航海的铁粉,暗荣的三国志和真三应该玩过呀~

林将军有复活了 发表于 2018-12-18 20:48

对今天的光荣印象不太好,比如三国志9比三国志13好玩,真三一代不如一代尤其8代突然有免费正版坑之前花大价钱的玩家,信长系列。。。。。数都数不清,还是全战好

xuwuyi008 发表于 2018-12-19 04:21

林将军有复活了 发表于 2018-12-18 20:48
对今天的光荣印象不太好,比如三国志9比三国志13好玩,真三一代不如一代尤其8代突然有免费正版坑之前花大价 ...

偶觉得暗荣做的三国、战国系列游戏有些确实很经典,很多外国朋友是玩了这些游戏才开始接触三国历史,当然偶们不少国人也是通过玩信野,太阁才慢慢了解日本战国的(#^.^#)

lqzhhongst 发表于 2018-12-21 14:58

CA这作已经良心满满的,全战三国已入正支持!

含烟 发表于 2018-12-21 16:45

三国题材,永恒的经典。
内容好详实,值得学习一下。

紫气东来丶 发表于 2018-12-22 00:39

什么时候中国人才能扬眉吐气地自己宣传自己的优良文化!

904131969 发表于 2018-12-24 17:51

子龙被翻译成了紫龙就有点担心了,,

ptfmnio 发表于 2018-12-25 12:33

三国的题材还真没玩过

sacredyy 发表于 2018-12-26 08:31

三国全战,貌似聘请了很多国人专家

gaojiahui123 发表于 2018-12-28 11:21

女土匪郑姜挺无语的,CA版历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外究竟多了解三国?从《三国:全战》说开去